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
主頁 >
技術文章 > 水相比例在HILIC模式下對分離有何影響?
水相比例在HILIC模式下對分離有何影響?
更新時間:2022-07-26 點擊次數:1400
洗脫原理主要是極性相似相容和親(qin) 水分離分配模式,洗脫時極性強的溶劑越多,保留時間越短;出峰順序是極性弱的先出,極性強的後出,與(yu) 反相相反,因此適合保留極性強,在反相上無法保留的物質。
CTP、ATP、GTP、UTP的分離:
ATP:三磷酸腺苷
GTP:三磷酸鳥苷
CTP:胞嘧啶核苷三磷酸
UTP:三磷酸尿苷
Ultimate® AQ-C18 4.6*250mm 5μm 磷酸鹽緩衝(chong) 液(pH呈中性)-乙腈體(ti) 係,梯度運行見下表:


分析:各峰分離良好,但出峰均在純鹽相段出峰,保留弱,部分目標峰的峰型不好,方法重現性不好,易與(yu) 溶劑峰重合。
根據HILIC的作用原理,該模式適合這類極性物質的分離,故Topsil® Silica 4.6*250mm 5μm:
分析: 四種物質分離*,保留適中,但有雜質峰幹擾風險,峰形有可以優(you) 化的空間,減少水相,延長保留。
分析:分離良好,峰形改善,雜質無幹擾,各目標峰保留增強很多,一針運行時間較長,流動相中水相比例對保留與(yu) 分離影響較大,與(yu) HILIC的分離原理符合,水相為(wei) 強洗脫能力項,微小比例的改變對色譜效果影響大,水相比例減小。
分析:與(yu) 預期相一致,保留時間縮短,與(yu) 雜質能較好分離,可以嚐試梯度,在HILIC模式中水相的微小變化對色譜圖影響大,因此兩(liang) 針之間的平衡時間建議在10倍柱體(ti) 積以上,而且平衡時間一致,也可以讓係統達到一個(ge) 動態平衡,以保證分離效果的重現。
運行HILIC模式時:
1. 考慮樣品極性和溶解性:首先目標一般是強極性物質,且最好是在高比例有機相中有一定溶解性,如果樣品在有機相中不溶或溶解度很低,或容易產(chan) 生其他反應的,則不適用;
2. 考慮緩衝(chong) 鹽與(yu) 有機相的互溶性:調節流動相比例時,如果流動相中含鹽,要考慮鹽在有機相中的溶解度,避免出現鹽析等現象;
3. 關(guan) 注係統真正的平衡狀態:係統平衡不僅(jin) 僅(jin) 是關(guan) 注基線噪音和漂移的問題,是連續進樣獲得穩定的保留時間和峰麵積,測試過程中會(hui) 碰到係統平衡慢的問題,需要附上解決(jue) 或改善方法;
4. 關(guan) 注樣品的穩定性:確保所使用的樣品溶液是zui接近初始狀態的,測試過程中需關(guan) 注溶液穩定狀態,必要時臨(lin) 用新製;根據整個(ge) 方法時樣品的主峰情況確定最終的配製方法和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