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我們(men) 為(wei) 您帶來八種Z常用的溶出度檢測法下篇,繼續帶您了解溶出度檢測方法。
小杯法
小杯法也是目前被運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溶出度測定方法,常用於(yu) 采用常見溶出杯進行籃法或槳法實驗時,藥物溶出液濃度太低,即使采用較靈敏的檢測方法(如UV法使用長光路吸收池等)仍難以進行定量測定的品種。
小杯法的整體(ti) 裝置與(yu) 槳法類似,除了溶出杯的體(ti) 積為(wei) 100mL、150mL、200mL、250mL,以及槳或轉籃的尺寸略小以外,其餘(yu) 參數同槳法一致。2020版《中國藥典》通則0931第三法規定小杯法溶出杯一般為(wei) 250mL,對小杯法的其他裝置也有了詳細的參數規定(如下圖)。

同槳法一樣,小杯法的取樣位置也應在槳葉頂端至液麵距離的中點,距溶出杯內(nei) 壁6mm處,適合用於(yu) 固體(ti) 片劑、顆粒劑、緩控釋製劑等劑型。

槳碟法
槳碟法由槳法改進而來,通常用於(yu) 透皮貼劑的溶出實驗,將透皮貼劑放置在一個(ge) 玻璃碟和一個(ge) 不鏽鋼(也可選擇惰性的聚四氟乙烯)網碟之間,或直接放在一個(ge) 不鏽鋼網碟上。貼片平整地固定在碟子上,釋藥麵與(yu) 槳下沿平行。槳碟則以釋藥麵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溶出杯底部,攪拌槳之下。2020版《中國藥典》通則0931第四法對槳碟法的裝置和網碟參數有了詳細的規定(如下圖)。

在槳碟法下,透皮貼劑在32℃溫度下進行測試,真正反映了表層皮膚的溫度。進行實驗時溶出杯需要加蓋以防止過多的溶媒揮發。其他的高度和取樣的要求與(yu) 槳法裝置中的要求相同。

流池法
流池法(flow through cell method)是一種新型的溶出度檢查方法,已收錄於(yu) 多國藥典中。由於(yu) 它是將預先加熱至合適溫度的介質以適宜流速泵入流通池的下端與(yu) 樣品相接觸,經流通池的上端濾過後在適宜的時間點收集並測定介質中藥物濃度,所以克服籃法易堵塞,槳法樣品易上浮、堆積等問題。
同時,它比槳法的感知度更高,不僅(jin) 適用於(yu) 片劑、膠囊製劑的溶出度測定,更可對粉末、栓劑、顆粒劑和植入劑等多種劑型直接進行測試,在製藥公司研究製劑,或原研藥變更劑型等工藝研究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該法已作為(wei) 新增方法,添加到了2020版《中國藥典》四部0931溶出度與(yu) 釋放度測定法中(如下圖)。

固有溶出度法
固有溶出度,又叫特性溶出,是美國藥典USP <1087>對於(yu) 藥物製劑處方前研究進行的規定。固有溶出度的測定在藥物開發中具有重要意義(yi) ,因為(wei) 它有時反映了潛在的生物利用度問題,在賦形劑和原料藥的表征中也有較好的作用。

固有溶出度分為(wei) 轉碟法和定蝶法兩(liang) 種,討論的是非崩解成分以一定的表麵積,接觸給定的溶媒的溶出速率,而非崩解成分是通過在一定壓力下的壓片操作,壓在模具容器中的。月旭科技曾針對藥物固有溶出度的測定發布過許多解決(jue) 方案,相關(guan) 推送中也對轉碟法和定蝶法異同做了詳細的解釋。
月旭科技代理美國QLA溶出耗材,耗材質量可靠,且*符合各國藥典的要求。耗材種類和尺寸也可接受定製,如果您有需要,歡迎聯係月旭科技當地銷售或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