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huo) 伴在實驗分析中應該都遇到過這類問題,在液相色譜中,對於(yu) 組分複雜的樣品,采用一種色譜體(ti) 係,往往很難得到理想的分離效果,要麽(me) 分離時間太長,要麽(me) 分離度太差。這種情況,采用梯度洗脫就可以縮短分析時間,提高分離效果。下麵和大家分享一則梯度微調實例,一起感受下梯度微調對分離效果的奇妙影響吧。

1、盡量在能長時間測試該項目的儀(yi) 器上開發方法;
2、需要了解係統的性能,避免出現儀(yi) 器係統改變後不能重現的問題;
3、要知道係統的兩(liang) 個(ge) 基本情況:梯度滯後體(ti) 積和比例精確性。這可以在同一個(ge) 實驗裏得到這兩(liang) 個(ge) 數據:參考《JJG 705 2014液相色譜儀(yi) 檢定規程》中《梯度誤差》實驗:在B溶液(0.1%丙酮)後加紫外檢測器,設置一個(ge) 多階層的梯度,B溶液以5%的幅度從(cong) 0%變到100%,流速與(yu) 平常一樣,流速為(wei) 1mL/min。每段梯度大概保持5min。然後接二通運行梯度,記錄圖譜。每段梯度設置的時間與(yu) 實際發生的梯度時間之差就是梯度延遲時間,階層的高度可以用來測量流動相比例,這些階層可能有點模糊,是由係統中混合體(ti) 積造成的;
4、檢測完係統,就可以按照它的性能來設計方法。梯度方法轉換大的問題是梯度滯後體(ti) 積,如果知道儀(yi) 器的滯後體(ti) 積比初開發方法的儀(yi) 器大,就要自覺的在方法前加一段等度來抵消這一差別,如果目標係統滯後體(ti) 積小,就要在轉移方法的時候在方法開始加一段梯度延遲時間,如果比例差別是在梯度運行中間出現的,也可以通過調節梯度圖譜來抵消這種差別,但是一般很少遇到過需要這麽(me) 做的情況。
5、初始流動相沒有充分平衡。柱子已經用初始流動相平衡了,但在分析中,梯度變化很快,而柱子沒有用初始流動相充分平衡好,這樣di一針時總是與(yu) 後麵的不一樣。但是如果轉移到有不一樣滯後體(ti) 積的係統時,可能就是另一種情況。

項目背景
名稱:12種酚類
色譜柱:月旭Ultimate ® AQ-C18 4.6mm*150mm,5μm
流動相A:水 流動相B:乙腈

問題:柱子正常活化進樣,基線和整體(ti) 出峰均不理想,分離度較差。

1.柱子在運輸或儲(chu) 存過程中保存液發生變化,導致填料產(chan) 生微小改變,碳鏈蜷縮,未舒展開來,對目標物的保留造成影響;
2.儀(yi) 器係統存在梯度滯後,在梯度變化過程中,兩(liang) 相混合不精準,導致的物質分離問題;
3.目標物受溶劑效應影響;
4.梯度變化過快,流動相的洗脫能力太強,導致色譜峰未達到分離效果。

1.測試梯度滯後體(ti) 積和比例精確性;
2.用初始流動相0.2流速過夜平衡柱子;
3.樣品用初始流動相溶解(慎用,改變樣品溶劑後需要驗證樣品溶液的穩定性);
4.調節梯度,減緩洗脫速率,減小洗脫能力;

基線和峰形大有改善,但是後一個(ge) 峰在梯度時間外出峰了。

梯度變化中,水相速率增長較快,物質保留變強,沒有獲得足夠的洗脫能力,後一個(ge) 物質出峰較晚。

前段分離好的梯度不做調整,調整後一個(ge) 物質出峰梯度階段的有機相比例,增加洗脫能力。

以上說明,項目的成功與(yu) 否,不僅(jin) 取決(jue) 於(yu) 色譜柱類型,儀(yi) 器條件,還有方法的建立。其中流動相便是考察重點,流動相梯度洗脫必要時可以充分應用上,他是由幾種不同極性的溶劑組成,通過改變流動相中不同時間段各溶劑組成的比例改變流動相極性,使每個(ge) 流出的組分都有合適的容量因子,並使樣品的所有組分在短時間內(nei) 實現佳分離。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希望能對小夥(huo) 伴們(men) 有所啟發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