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是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ge) 詞和行為(wei) 。減肥,讓大家身體(ti) 更加健康,外形也能更加好看。說到底,減肥就是減少攝入和增加消耗的過程,可是大家現在的工作又忙又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增加消耗”。於(yu) 是,我們(men) 就看見了越來越多的“零糖”和“零脂肪”的食品出現,沒有時間“增加消耗”,那就“減少攝入”,同時還能滿足口腹之欲。“零脂肪”的雪碧、“零糖”的可樂(le) 、“零糖”的餅幹,曾經的這些“能量炸dan”,瞬間變成了“*”的輕食品。可是,標榜著“零糖”、“零脂肪”真的無糖無脂肪嗎?吃了真的不會(hui) 胖嗎?我們(men) 今天就來揭開“零糖”、“零脂肪”食品的神秘麵紗!

“零糖”食品

所謂“零糖”食品,顧名思義(yi) ,是說不含糖的食品。這裏的不含糖,指的是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並非意義(yi) 上的不含一丁點糖。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食品預包裝的相關(guan) 要求,營養(yang) 素標注采取四舍五入法則,也即固體(ti) 或液體(ti) 食品中每100g或100ml的含糖量不高於(yu) 0.5g時標注為(wei) 0,也就是我們(men) 通常所看到的“無糖”、“零糖”食品。
而宣稱“無蔗糖”的“無糖食品”,一部分實際是以澱粉為(wei) 原材料加工製成,這些澱粉類食品在代謝後終還是會(hui) 轉化為(wei) 糖從(cong) 而被人體(ti) 吸收利用;另一部分則是采取添加“代糖”類成分,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木糖醇、甜蜜素、蔗糖素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甜味劑。代糖的甜度*,甜蜜素甜度是蔗糖甜度的50倍,阿斯巴甜則等同於(yu) 蔗糖的180倍,同時又不被人體(ti) 吸收,所以也不會(hui) 產(chan) 生額外熱量。但因其“甜味高”、“無能量”的特點,一些瘦身人群因此選擇食用代糖食物代替主食。也正因為(wei) 代糖食物無能量,它不能提供日常活動所需的營養(yang) ,長期使用會(hui) 造成低血糖和營養(yang) 不良。與(yu) 此同時,代糖食物不能刺激血糖指數升高,也就不能提供飽腹感,大腦會(hui) 命令你攝入更多的食物,反而與(yu) 初衷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背道而馳。
“零脂肪”食品

同理,“零脂肪”食品也並非*不含脂肪,而是指脂肪含量≤0.5%時,依國家標準可標注為(wei) 零。“零脂肪”也不等於(yu) “零熱量”,某些乳酸菌飲料脂肪含量很低,幾乎可以達到“零脂肪”,但奶製品中其他營養(yang) 素如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卻不低。三大產(chan) 能營養(yang) 素中,1g脂肪在體(ti) 內(nei) *氧化可釋放9千卡的能量,為(wei) 主要供能營養(yang) 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則都為(wei) 4千卡,是儲(chu) 備能源物質。按照膳食指南,每天糖的攝入量應不超過50g,而一瓶250ml的乳酸菌飲料,其含糖量可達60g以上,根據品牌不同可能還含不同程度的鈉、鈣等。
介紹到這裏我想大家也應該都明白了,所謂的“零糖”、“零脂肪”食品並不是*不含糖和脂肪,而是接近於(yu) 零。同時,食品中的其他一些物質依然還是會(hui) 轉化為(wei) 糖從(cong) 而被人體(ti) 吸收。所以“零糖”、“零脂肪”食品並非*沒有負擔,隻是相對正常食品帶來的終熱量要少一些。但是想要靠“零糖”、“零脂肪”食品來完成減肥是不太現實的,還是那句話,減肥的捷徑隻有一條“管住嘴,邁開腿”!加油吧,我們(men) 下期再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