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來,我國食用植物油市場出現了一些不應該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典型的如“地溝油事件”、“油脂摻假”等等問題。致使人民群眾(zhong) 對現在國內(nei) 市場上銷售的各個(ge) 品牌、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食用植物油心存疑慮,擔心其質量安全。於(yu) 是這種新型的家用廚電——家用榨油機,便應運而生。打著類似於(yu) “自己榨油更安全、更健康”的宣傳(chuan) 口號,各種品牌和類型的家用榨油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了各大電商平台上,並很快成為(wei) 了熱銷產(chan) 品之一。用這類家用榨油機,自己在家製取的“自榨油”,會(hui) 比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食用植物油安全嗎?實際情況未必如此。
*,一般工業(ye) 化生產(chan) 食用植物油主要有兩(liang) 種製油方法:浸出和壓榨。嚴(yan) 格來講,家用榨油機製取食用植物油的方式也是屬於(yu) 壓榨製油方法的一種。但與(yu) 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食用壓榨植物油相比,這種家庭“自榨油”明顯有兩(liang) 個(ge) 方麵的缺陷:
一、缺乏現代標準化的質量安全的監測;
二、家庭“自榨油”缺少了後續的油脂精煉加工處理。
正是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的不足,導致家庭“自榨油”可能在以下三大方麵出現安全問題:
原料安全性無保障

正常情況下,現代化的食用植物油生產(chan) 工廠都必須建立起相應的、符合國家相關(guan) 標準的食品安全檢測、監控能力和體(ti) 係。會(hui) 對每一批的油料原料進行嚴(yan) 格的檢測和品質控製,若發現油料原料出現有真菌毒素、農(nong) 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超標的情況,就會(hui) 立即阻止相應批次的油料用作生產(chan) 的原料,從(cong) 而避免由此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然而家庭“自榨油”的生產(chan) ,由於(yu) 每個(ge) 家庭不可能具備這樣的原料品質監測的能力,也不會(hui) 對原料進行相關(guan) 的質量安全的檢測,就難以避免由於(yu) 製油原料的問題,而對製取食用油脂造成的安全風險。
有毒有害物質無法去除

現代化工業(ye) 生產(chan) 的各類食用植物油,無論是壓榨製油,還是浸出製油,初製取獲得的植物油,即毛油,必須經過後續的、由一係列的不同工藝、工序組成的精煉加工後,才能成為(wei) 可食用的植物油(少數調味用植物油,如芝麻香油等,和小品種植物油,如初榨橄欖油等除外)。後續的精煉加工一般對食用植物油是必須的,因為(wei) 它會(hui) 帶來許多的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如果有少量的有害物質,如農(nong) 藥殘留、多環芳烴、重金屬等,進入了製取的植物油,可通過後續的精煉加工將其去除,從(cong) 而進一步保障的終食用植物油的安全。而家庭“自榨油”本質上隻是一種毛油,由於(yu) 缺少後續的精煉加工處理,所以其安全性是無法與(yu) 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食用植物油相比的。
此外,某些品種的植物油,其毛油本身就含有天然的有害物質,如棉籽毛油中含有有毒的棉酚、亞(ya) 麻籽毛油中含有有害的亞(ya) 麻環肽等等,這些種類的植物毛油必須通過後續的精煉加工,去除其中的天然有害物質後,才能食用,所以這些種類植物油不宜作為(wei) 家庭“自榨油”。
會(hui) 產(chan) 生過多油煙

正是由於(yu) 家庭“自榨油”缺少了必要的精煉加工處理,導致其中的雜質過多,從(cong) 而使家庭“自榨油”在高溫烹飪過程中,其油煙的生成量明顯多於(yu) 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食用植物油。因為(wei) 工業(ye) 化生產(chan) 的食用植物油,通過對油脂適當的精煉加工處理,已把大部分易在高溫烹飪產(chan) 生油煙的雜質給去除了,故產(chan) 生的油煙相對較少。
油煙中不僅(jin) 含有許多對人體(ti) 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物質,而且烹飪產(chan) 生的油煙,與(yu) 工業(ye) 廢氣和汽車尾氣*為(wei) 現代大氣汙染的三大汙染源。
綜上所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家庭“自榨油”也確實保留了植物油的更多的天然營養(yang) 物質,並避免了“地溝油”、“油脂摻假”等風險,但這也不意味著家庭“自榨油”就比工業(ye) 化生產(chan) 食用植物油更安全,恰恰相反,由於(yu) 家庭“自榨油”本身固有的不足,導致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食品安全風險因素。